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东西问丨郑奕:博物馆如何打破东西方文明的“次元壁”?

2023年05月19日 09:05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题:博物馆如何打破东西方文明的“次元壁”?

  ——专访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亚太分会副主席郑奕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当下,“到博物馆去”已成为人们最流行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博物馆如何从曲高和寡的文化空间化身亲民小课堂?如何打破东西方文明的“次元壁”,成为人们“看世界”的场所?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亚太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馆管理处负责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郑奕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作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当下“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中国博物馆行业呈现何种趋势?博物馆未来如何更好地吸引观众?

  郑奕: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正不断迈向公共领域,渐进融入中国民众生活,成为很多人的文娱休闲场所,越来越多人第一次走进博物馆,甚至多次走进同一家馆,观众年龄、地域、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亦呈现多元化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更要以人为本,让观众拥有愉快的参与式学习体验。

  国际业界也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注重博物馆的教育服务功能,努力建立博物馆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如大英博物馆曾举办“莎士比亚:世界大舞台”展,不是“炫耀”莎士比亚的伟大文学成就,而是探讨当下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我认为,“保持与当代社会的相关性”应成为博物馆的发展要义。若仅立足过去,没有嫁接到当下,自然难以引发观众共鸣。在选择展览主题时,除了思想性,也不妨考量“流行文化中有什么”,即关于该主题流行文化怎么说?电影、社交媒体、新闻等流行信息来源,可以帮助博物馆洞悉什么可能吸引观众,什么切入点最有效。

2023年4月2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乌菲齐美术馆携手推出“心影传神——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田雨昊 摄

  中新社记者:国际博物馆协会公布的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如何理解这一主题?

  郑奕:1992年始,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都会为国际博物馆日选择一个与社会相关的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这一主题正契合当下城市、民众对博物馆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博物馆独特价值意义所在。

  从支持气候行动和促进包容性,到应对社交隔阂和改善心理健康,博物馆可对构建美好生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具备独特优势,可通过展览、教育、服务等多种方式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3年4月29日,“五一”假期首日,一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甘肃省博物馆参观展出的西周兽面纹铜甗。九美旦增 摄

  一方面,博物馆可以助力当地教育、创新等价值提升,培育更和谐的人地关系及更好的社会文教景象。另一方面,可以助力城市特色与形象塑造。考虑到一些地区的景观不乏“千城一面”的尴尬,这恰恰给博物馆特色化发展及其与城市进一步良性互动提出新课题。在助力地方身份认同、公民意识培育方面,博物馆可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引擎,帮助人们理解外来者、弱势群体等“他者”,从而巩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关系。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中国博物馆数字化发展蔚然成风,越来越多“云展览”“数字藏品”破圈。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从国际博物馆日设立以来,博物馆在与观众的互动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郑奕:不同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可以供给“基于实物的学习”。前往场馆亲眼目睹实物和真品,是博物馆具有的不衰魅力和价值。而数字化的魅力则在于突破时空界限,彰显博物馆卓越与平等的终极发展目标。当下,数字博物馆作为一种线上形式,与线下实体一起,逐渐形成交互式发展关系,两者联合扮演对话平台的角色,与观众互动交流。

2022年11月14日,浙江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内以数字化技术展示的南宋德寿宫样貌吸引参观者。王刚 摄

  国际上有不少精彩的数字博物馆案例,如由世界顶级博物馆美术馆组建的一个艺术项目,超高清还原名馆中的绘画名作,供公众进行免费浏览。比如,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有一幅勃鲁盖尔的名作《收割者》,如果站在那幅画前面,观众看到的是池塘里的波纹,但是如果在这一艺术项目里看这幅画,观众能够看出水纹背后其实是有一群游泳的妇女。

  理想中的博物馆,正是开放、通达、包容、与社区紧密相连的数字化机构,是文化的共享空间。我不认为数字技术会阻止人们前往博物馆,希望在博物馆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打破时空的、线上线下博物馆交互式体验,能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生活方式。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中国文博界积极推进让文物“活”起来,深入挖掘国内文物资源,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比如去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引进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广受文博迷欢迎。文博交流对于促进“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有何重要作用?

  郑奕:在中外交流中,文化的力量不可被低估,事实上博物馆可发挥“引擎”作用,让人们找到超越政治的共通点,进一步打破东西方文明的“次元壁”。比如,随着中英贸易合作活跃度提升,两国博物馆界也开展不少交流,包括在英国举办一系列源自中国典藏文物的展览,为西方民众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途径;2018年在利物浦世界博物馆举办的“秦始皇和兵马俑展”,就曾创下该馆特展的预售票纪录。

2022年7月12日,参观者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田雨昊 摄

  同时,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曾先后巡展至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作为纵横200万年、横跨五大洲的顶级大展,引发观展热潮。民众的观展热情之高还表现在衍生品销售上,展览的“网红”文创产品总是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再以上海为例,各类往来带动了本地博物馆的繁荣。目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实施“大博物馆计划”,同时打造“博物馆之都”。事实上,全国各地都在通过博物馆这一平台进一步讲好当地故事、传播好城市之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中新社记者:中国博物馆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更好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郑奕:提升中国文博界的公共文化外交功能及相关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博物馆“走出去”的过程中实为关键。博物馆需要强化自主策划能力、对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国际传播叙事能力以及文化“走出去”能力。唯有以观众为本、以展览为基,才能通过博物馆同时用好用足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2021年1月15日,在江西省博物馆新馆展出的“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吸引参观者。展览讲述了中国景德镇、德国梅森两个瓷器发源地,再现瓷器发展历程和中国瓷器对世界的影响。刘占昆 摄

  同时,博物馆界要稳步扩大文博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度参与国内外相关合作与分工,以可持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包括先行实施文博精品“出海”战略,办好文物出境大展,落地海外“中国展厅”和分馆等。事实上,尊重对方文化并广交海外朋友的一大成果正是共赢,这不仅是与国际文博界高手过招的机会,也为促进对话与理解、增进文明互鉴带来了更多机遇。(完)

  受访者简介:

  郑奕,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馆管理处负责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导。上海市“曙光计划”人才。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物馆学系访问学者。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理事、亚太分会副主席。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定级与运行评估”评审专家等。独著《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制度设计研究》、《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并获省部级奖5项,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课题11项。发表中英文论文近70篇。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8-2012 www.china-eu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