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东西问】屈原文化为何在两岸备受推崇?

2023年04月03日 09:27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解说】湖北宜昌是屈原故里,传承着悠久的屈原文化和别具特色的端午习俗。依托屈原文化这一独特纽带和资源优势,宜昌和台湾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多年来未曾间断,硕果累累。

  那么,屈原到底具有何种魅力?中国赋学会常务理事、三峡大学屈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彭红卫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予以解析。

  【解说】宜昌市秭归县是屈原的故乡,多年来,海峡两岸著名诗人王蒙、余光中、流沙河、郑愁予、王家新、于坚等都曾赴秭归致敬屈子,致意诗歌。

  【同期】中国赋学会常务理事、三峡大学屈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彭红卫

  屈原作品的艺术魅力“惊采绝艳”,屈原的人格魅力“与日月争光”,他“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的政治人格成为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人格样板,使中国一代又一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精神困境中,借“解骚”“拟骚”自觉肩负历史的责任和文化的使命,(屈原文化)因而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解说】屈原文化一直是两岸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台湾明道大学、彰化师范大学专家学者多次来宜昌参加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及诗会,与湖北屈原文化研究学者、地方文化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同期】中国赋学会常务理事、三峡大学屈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彭红卫

  海峡两岸学术界推崇屈原文化,主要还是在寻找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原乡。文化维系情感的作用,往往超越政治的壁垒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形成一种恒久的力量。所谓“同根同源”“落叶归根”,(台湾同胞)更有一种追根溯源的文化回归和文化认同意识。

  【解说】自2010年起,宜昌和台湾两地以屈原文化为纽带开始了13余年的交流。据统计,多年来宜昌打造的端午文化节等对台交流品牌,累计有近万人次参加了形式多样的屈原文化交流活动,涵盖岛内多个县市和各个阶层。

  【同期】中国赋学会常务理事、三峡大学屈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彭红卫

  在端午节期间,两岸同胞互访、祭拜屈原,不同的祭拜仪式流程和民间习俗,让人眼界大开,特别是海峡两岸打造的屈原文化创意产品,可以互相借鉴,在传统端午文化的传承中完成华丽“转身”,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解说】彭红卫说,无论是作为鲜活的个体生命,还是作为历史文化符号,屈原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不仅光耀中华,而且烛照人类的灵魂,屈原既具有鲜明的中国当代价值,也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两岸共同弘扬和传承屈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期】中国赋学会常务理事、三峡大学屈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彭红卫

  在历史上,凡是异族入侵、民族危亡之际,屈原便会走向历史的前台。(两岸同胞)端午节中的祭屈原、龙舟赛等等成为寻根问祖、寄托乡思的一种表达方式,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两岸共同)发掘与弘扬屈原文化中这些内涵,更能彰显中华民族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秩序的责任、担当、智慧和气度。

  【解说】宜昌屈原文化土壤深厚,2009年,秭归端午习俗与湖北黄石、湖南汨罗、江苏苏州的端午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非遗项目。“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作为全国性端午文化节活动,两岸屈氏后裔与信众共祭屈原,成为该节庆活动的传统和亮点。

  【解说】彭红卫说,两岸存在着深层次、割不断的文化联结,他建议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屈原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搭建形式多样的屈原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让屈原文化成为连接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

  【同期】中国赋学会常务理事、三峡大学屈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彭红卫

  作为屈原故里和中国诗歌之城,宜昌有天然的优势,我们将利用好这些优势,把弘扬屈原文化引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与水平。

  记者 董晓斌 湖北宜昌报道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8-2012 www.china-eu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