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多个中国驻外使领馆更新赴华人员健康码申请要求

2022年02月24日 10:08   稿件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 ↓小

  中国侨网2月23日电 题:多个中国驻外使领馆更新赴华人员健康码申请要求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际旅行仍存在风险。多个中国驻外使领馆近期陆续发布通知,调整赴华人员行前检测及申请健康码相关要求。

  赴华规定有哪些要点需特别注意?小侨为您梳理。

  中国驻外使领馆发布健康码申请最新要求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近日通知,2月28日(含)之后航班自日本赴华人员的检测方式调整为登机前第7天进行1次核酸(PCR)预检测,登机前3天内再在两家不同机构分别进行1次核酸(PCR)检测(须间隔24小时以上,以下简称“交叉双核酸检测”),原“预检测+双检测”不再实施。

资料图:日本东京国际机场。
资料图:日本东京国际机场。

  从老挝乘机赴华人员行前须进行3次核酸检测(血清Igm抗体检测不再要求)。中国驻老挝大使馆提示,第一次核酸检测于登机前第7天在老挝传染病分析中心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登机前72小时进行;第三次核酸检测登机前48小时进行。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称,自2月21日(含)起对从德国始发/经德国中转乘直航赴华的已接种疫苗乘客登机前新冠肺炎检测要求进行调整。已接种疫苗人员在赴华航班起飞前2天(48小时)内应在同一领区内的两个不同的检测机构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无需再进行血清抗体IgM检测。2月21日至3月6日为过渡期。

资料图:德国柏林新机场。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资料图:德国柏林新机场。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根据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的最新要求,自2月15日起,从巴基斯坦卡拉奇乘机赴华的旅客在预检测环节(登机前21至28天内)无需做血清抗体(IgG和IgM)检测,只做一次核酸(PCR)检测。交叉双检测环节(航班起飞前48小时内)检测项目保持不变,即在总领馆指定的3家检测机构中任选2家,同时进行核酸(PCR)和血清抗体(IgG和IgM)检测。

  中国驻尼日尔大使馆日前表示,所有回国人员须在登机前72小时内(不含航班起飞当天)在使馆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两次核酸检测,第一次检测在72小时内,第二次检测在48小时内,以检测报告采样时间为准。两次检测时间间隔24小时以上。

  检测后至登机前注意做好隔离防护

  近期,部分乘机赴华旅客在出行前检测一切正常,却在抵达中国后确诊。多个中国驻外使领馆提示,拟赴华旅客检测后至登机前应做好自我隔离,避免外出活动。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提示,检测后至登机前不注意防护是导致入境中国后检出阳性的主要原因,广大乘客检测后应居家隔离,避免外出就餐、聚会、购物等高风险行为,严防检后感染。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在病例调查中发现,赴华后确诊的人员中大部分在韩检测时一切正常,但因疏忽大意,于检测后外出就餐、购物,或在候乘机期间摘下口罩而导致感染。使馆提醒需回国的乘客检测后至候乘机期间应严格做好闭环管理,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候机乘机时不要摘下口罩。

资料图:图为民众在首尔钟路区保健所外扫码准备进行快速抗原检测。 刘旭 摄
资料图:图为民众在首尔钟路区保健所外扫码准备进行快速抗原检测。 刘旭 摄

  中国驻尼日尔大使馆称,中资企业应切实落实员工回国前21天隔离闭环管理规定,如实出具隔离管理证明。其他侨胞回国前,请提前至少14天居家隔离,并如实出具隔离声明书。

  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提醒已购票准备赴华乘客,在完成预检测至登机前务必遵守闭环管理和自我隔离,不参加聚会、外出购物等活动,在机场候机和飞行过程全程做好防护。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提醒,自预审通过之日起进行14天自行隔离和健康状况监测,填写《自我健康状况监测表》,并确保提交的信息资料真实、有效。

  申请健康码材料提交时间需关注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提醒拟赴华人员,在取得检测证明后立刻上传,特别是乘坐每天10点前早班飞机(如:韩亚OZ303飞长春、大韩KE865飞广州)的乘客,应于乘机前一天16时前提交,不要等到晚间申请。

资料图:疫情下韩国机场加强防疫检测。中新社记者 曾鼐 摄
资料图:疫情下韩国机场加强防疫检测。中新社记者 曾鼐 摄

  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馆提示,申请人在获得“双核酸”或“双检测”阴性证明后,应立即通过“防疫健康码国际版”微信小程序,申报个人情况并按要求上传有关材料,经使馆复核通过后,可获得绿色健康码。

  (稿件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ID:qiaowangzhongguo;资料来源: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微信公众号、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馆微信公众号等;作者:吴侃)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8-2012 www.china-eu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