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侨务资讯

这些国家放宽出入境政策!都与疫苗接种有关

2021年10月12日 10:02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中国侨网10月12日电 题:这些国家放宽出入境政策!都与疫苗接种有关

  进入10月份以来,一些国家再次放宽了出入境政策。这些国家或有条件认可疫苗清单,或要求入境旅客提供接种疫苗证明,或更改完全接种疫苗旅客入境隔离时间。

  小侨(ID:qiaowangzhongguo)梳理了部分国家的接种疫苗入境政策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方便华侨华人出行安排。

  —英国—

  37地疫苗接种证明获认可

  当地时间10月7日,英国交通部表示,从10月11日凌晨4点起,印度、土耳其、南非、巴西、巴基斯坦、肯尼亚和加纳等37个国家和地区将被添加到“疫苗接种证明获得认可的国家和地区”名单中。

  根据英国政府官网,来自疫苗接种证明获认可国家和地区、且完成接种的旅客,只要在抵达英格兰10天前没有到过红色名单国家,入境时不再需要自我隔离10天、也不再需要在出发前和入境第8天进行新冠检测,但仍需填写旅客定位表,以及在入境第2天进行新冠检测。

  来自疫苗接种证明不被认可国家或地区的旅客,无论疫苗接种状态如何,都被英国视为未完成疫苗接种。入境要求也是进行3次新冠检测,并自我隔离10天。

  —美国—

  允许接种WHO授权疫苗国际游客入境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日前表示,美国将接受国际旅客使用美国监管机构或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的疫苗。目前,已被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的疫苗有,辉瑞/生物科技疫苗、印度血清研究所疫苗、阿斯利康疫苗、强生疫苗、莫德纳疫苗,以及中国的科兴和国药疫苗。

  9月20日,白宫宣布美国将在11月取消对来自欧洲26个申根国家以及英国、爱尔兰、中国、印度、南非、伊朗和巴西的完全接种疫苗的航空旅客。美国的限制措施禁止了过去14天内在这些国家的大多数非美国公民。

  —卡塔尔—

  中国疫苗列入“有条件认可疫苗清单”

  根据卡塔尔公共卫生部10月4日公布的最新消息,该国将中国科兴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列入了“有条件认可的疫苗清单”。新规将从10月6日14时起生效。

  今年7月,卡塔尔已将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列入“有条件认可的疫苗清单”。按照规定,接种过两剂“有条件认可”疫苗的人员,在入境卡塔尔之后需接受新冠抗体检测,如果结果为阳性,则免除隔离。

  从7月起,卡塔尔将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按照疫情严重程度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国家,中国为“绿色”国家。从“绿色”国家入境的人员无须提前进行核酸检测。

  —新西兰—

  非新西兰公民入境前需完全接种疫苗

  新西兰政府宣布:自2021年11月1日起,非新西兰公民入境前需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且最后一剂需至少在入境前14天完成。据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网站消息,至少得到一国政府或相关机构批准的22种新冠肺炎疫苗被新西兰政府认可,包括以下中国疫苗:

  ①安徽智飞新冠肺炎疫苗②深圳康泰(民海生物)新冠肺炎疫苗③国药北京生物新冠肺炎疫苗④国药武汉生物新冠肺炎疫苗⑤康希诺新冠肺炎疫苗⑥科兴新冠肺炎疫苗

  此外,驻新使领馆提醒近期拟赴新西兰的中国公民(包括已获得新西兰永久居民或居民签证的中国公民)注意,即使完成疫苗接种,仍然需要在出发前72小时进行核酸检测,凭测试结果阴性报告入境,且入境后需要在隔离酒店停留14天。

  —菲律宾—

  完全接种疫苗旅客入境隔离时间更改

  菲律宾总统发言人表示,从10月8日开始,来自“绿色名单”或 “黄色名单”国家的完全接种新冠疫苗的旅客在入境隔离期间,只需要隔离至他们拿到新冠检测的阴性结果为止。该检测将在他们隔离的第5天进行。随后,他们便可以进行居家隔离,直到隔离期满10天为止。

  资料图:当地时间10月4日,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CBD马卡蒂一大型商场多家店铺商品折扣促销,当地商业恢复提速。菲新增确诊人数下降,疫苗接种率上升。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摄

  资料图:当地时间10月4日,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CBD马卡蒂一大型商场多家店铺商品折扣促销,当地商业恢复提速。菲新增确诊人数下降,疫苗接种率上升。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摄

  另外,未接种新冠疫苗、接种1剂疫苗或接种状态无法核实的旅客则需按规定在相应的隔离设施中进行隔离,直到他们在第7天进行的新冠检测的结果公布。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以进行居家隔离,直到隔离期满14天为止。

  综上,各国放宽出入境政策的前提都需要旅客“完全接种疫苗”,小侨提醒海外华侨华人尽早接种疫苗及时了解出入境政策,有备无患。

  (来源:中国侨网综合凤凰欧洲、美国中文网、央视新闻、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菲律宾《世界日报》;编辑:韩辉)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8-2012 www.china-eu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