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蓄须明志这一说,面对这样一个突发的病毒疫情,我也下了决心:疫情不完,不剃须发。当然这个动机一开始是因为懒,到最后就变成了情怀。”
说这句话的人,是《欧洲新报》总编辑范轩。日前,他刚刚结束为期5周的北京社区防疫志愿者工作,同时随时准备着,若有需要,会继续申请、投入下一轮的志愿工作当中。
“回来正好赶上疫情暴发期,我也正好有时间和精力,就做点事儿。”他说,5周的志愿防疫工作不仅让他个人形象产生了极大改变(从西装革履变得不修边幅),也让他对中国抗疫努力有了较为深入的认知。
这段时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是回家过年,却投身社区志愿防疫
1月20日,本是怀着回家过年的朴素愿望,范轩从德国启程来京。21日晚,范轩受邀去北京人艺观看了年度大戏《全家福》,这便成为他此次回京后的第一场、也是最后一场公开活动。
此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加重,武汉传出了封城的消息。彼时的范轩便萌生出做志愿者的想法。“与其闲赋在家,不如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拿出来服务公众、服务社会,也算不枉此行;哪怕去搬搬东西、打扫卫生,也是需要大量人力的。”
2月初,他便通过各种公益组织、甚至找寻私人渠道等申请了赴武汉志愿者,但综合考虑公共资源成本等因素,武汉所有机构要求志愿者必须是本地人。于是,没有去成武汉的范轩通过网上公开渠道申请了北京社区防疫志愿者岗位。
“此前中国有难,都是通过海外捐赠等表达心意。”范轩说,此次回来赶上疫情暴发,“就想身体力行回馈故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带伤上岗,不搞特殊
2月11日,范轩正式上岗。
戴着红袖标测量居民体温、督促大家遵守规范、提醒外地返京人员居家隔离、24小时三班倒上岗……在为期5周的志愿服务时间里,范轩经历了身心的双重压力。他说,对自己而言,这也是一场大考。
彼时,范轩还没从脚伤中恢复过来。
回国后第三天,他左脚小指不小心被撞伤,“感觉小指骨折。”但受疫情影响,他一直没去医院就诊;上岗后,因工作强度大,左脚小指一直处于肿胀状态。
“我尽量忍住疼痛,不让大家看出来。”他说,不想因自己的问题耽误工作、搞特殊。
范轩介绍,他们那一拨共招募了40位志愿者,分散在不同街道、社区进行联防联控服务。
在范轩原来的计划中,要在2月8日返回德国,参加一个合伙项目的剪彩开幕式。所以,他只是申请了红袖章,想把志愿者服装留给更需要的人。但后来随着疫情发展,原定的航班停飞,自己也不想给当地造成输入性风险,就继续留了下来。
范轩说,志愿活动初期,社区居民防范意识相对淡薄,当大家不配合防控要求时,免不了志愿者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后来随着疫情趋紧,政府出台了一些硬性规定,大家开始从被动转向主动防疫;如今,在全国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的情况下,社区居民更能体谅到志愿者们的良苦用心。
志愿工作中,发生的点滴温情常让范轩感动不已。
每天夜里和凌晨两三点常常是志愿者们最难熬的时候,“又冷又饿,服务对象也少。”
一天夜里,范轩在路边缓解压力,身边一位大爷走过挺远后,又折返回来和他聊天,说深更半夜执勤服务,志愿者挺不容易的。“大爷的这种理解让我感动地掉下了眼泪”。
记录思考,讲述中国抗疫故事
经过为期5周的志愿抗疫,范轩说,自己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中国、中国人民,了解了有关国家、民族、同胞、磨难等概念,也对中国制度的优势、疫情信息透明化、政府和民间的齐心抗疫等有了进一步认知,进一步对慈善公益等做出了思考。
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前段时间他在国内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了中国制度。在他看来,此次疫情中,举国发力、各级协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便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在德国生活20余年,范轩说自己平日也时常帮助残疾儿童、探访孤寡老人、到教会组织做义工等,也算积累了一些志愿活动经验。“但此前参加的各种志愿活动都是锦上添花,此次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特殊的记忆。”
他说,自己所理解的公益慈善,是自己有一点余力可以帮助别人,而有些人和事恰恰需要外力帮助,两者相合就形成了公益、慈善。“我力所能及地做些事儿,也是对自己灵魂的洗礼,对自己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提升。”
“作为一名海外华媒人,我不仅要成为参与者、见证者,还要当好记录者。”范轩表示,鉴于华文媒体影响范围的局限性,他还要结合语言、环境等方面的设计,举办一系列展览、报告会等,传递自己的思考,让欧洲当地民众了解中国在抗疫方面所做的努力。
记者、编辑:马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