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国际新闻

拿中国当借口也不行!欧盟喊停“铁轨上的空客”

2019年02月07日 02:37   稿件来源:中欧通讯网  【字体:↑大 ↓小

  中欧通讯网讯   2017年秋天,德国西门子与法国阿尔斯通宣布,将旗下的铁路装备制造业务合并,打造一家欧洲联合企业,从而更有力地与中国中车集团相竞争。但是本周三,欧盟委员会正式喊停了这一并购案,理由则是这会在欧洲市场形成垄断局面。

德国ICE高铁列车

  德国"2030战略"效法中国模式?

  中国以及美国的政府,正在为事关本国未来的重要产业注入巨资,并且鼓励本国的企业整合资源。德国以及欧盟当局也想采取类似的策略以保持竞争力,但是却遭遇了不小的非议。 (04.02.2019)

  据德媒报道,一年多前,分别缔造了德国ICE以及法国TGV高铁列车的西门子与阿尔斯通,共同宣布要打造“铁轨上的空客”。而在周三(2月6日),欧盟委员会明确宣布禁止两家企业合并,认为否则就会导致高铁及铁路信号市场的竞争关系遭到破坏、形成垄断。欧盟竞争与反垄断事务委员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指出,在铁路装备制造领域,西门子以及阿尔斯通已经都是“领军企业”,如果不加阻止任其合并,将会抬升铁路信号系统以及高铁列车的价格。

  两家公司的铁路装备制造业务的年营业额都在70亿欧元左右,与竞争对手中国中车集团240亿欧元的规模相距甚远。如果西门子能与阿尔斯通合并,双方就能通过整合资源来增强国际竞争力抗衡中车。这一合并计划从一开始就获得了德法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在维斯塔格宣布禁止合并后,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立刻对欧盟委员会的决定进行了抨击,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会削弱欧洲,另一方面又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利益以及产业利益”。勒梅尔说,事关21世纪产业的决策,不能基于20世纪制订的反垄断法规。

  德国经济部长阿特迈尔在欧盟委员会宣布决定前也曾喊话称,欧洲需要“产业旗舰企业”,从而与中国、美国的企业相抗衡。在决定公布后,他则在表态尊重欧盟委员会决策的同时,呼吁对欧盟反垄断法规进行修订,并表示将和法国经济部长共同推进此事。

  阿尔斯通总裁波帕-拉法基(Henri Poupart-Lafarge)也在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表示,欧盟喊停合并“向欧洲的工业发出了一个糟糕的讯号”。西门子总裁凯飒(Joe Kaeser)在近期多次批评欧盟反垄断专员维斯塔格,他不无讽刺地说:“欧洲交通行业的未来到底是由倒行逆施的技术官僚决定,还是由面向未来的欧洲人决定?这将会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维斯塔格早在几周前就要求西门子和阿尔斯通“必须让步、至少剥离出铁路信号业务”,否则就不予合并。1月底,两公司也曾共同提出了让步方案,但显然仍然无法让欧盟委员会满意。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则强调:“我们也希望看到欧洲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胜出,但是欧盟委员会决不会出于政治考虑而给予欧洲企业优势。”

  位于维也纳的中车欧洲分公司暂时没有对欧盟委员会周三的决定予以置评。去年,中车集团曾经表示,西门子和阿尔斯通如果合并,“将影响中车国际化经营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国中车国际化步伐,进一步提高中国进入欧洲市场门槛。”

  中车集团生产的高铁列车

  德国学者:不要盲目效仿中国

  两家企业合并计划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与竞争对手中车集团相抗衡。欧盟委员会则认为,由中国政府协调整合而成的中车集团虽然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铁路装备制造商,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大举进入欧洲市场”。维斯塔格在新闻发布会上特别指出,中国厂商至今没有涉足欧洲的铁路信号设备,也没有在中国境外卖出过一列高铁。

  慕尼黑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尔克(Oliver Falck)也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在欧洲市场上,中车集团并不是西门子或阿尔斯通的有力对手,“而在全球市场上,虽然中车是最主要对手,但是对于拥有足够创新能力的欧洲企业而言,也并非越大越好。”

  中车集团目前占据了全球铁路车辆市场的大约一半份额,近年来刚刚开始踏足欧盟市场。2016年,中车集团与捷克私营铁路运营商Leo Express签署合同,将向后者供应三十余列中速动车组。按照计划,这些列车将在2021年前全部交付完毕,投入到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德国等地的线路上运营。2018年,中车集团与国资企业德国铁路签订协议,供应2台混合动力调机机车。分析人士认为,这两笔订单虽然金额都不大,却是中车集团在欧洲的“试水”举措,以适应欧洲铁路市场复杂的准入审批机制,叩开欧洲各国国营铁路公司的大门。

  欧洲议会德国绿党籍议员、对华关系小组副主席布迪克费尔(Reinhard Bütikofer)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强调, 中车集团实际上得到了政府的大量资助,在欧洲以外的海外市场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而且中国总理李克强曾经亲口公开表示,要让中车集团在欧洲市场的实力大大加强。这样的姿态,足够引起我们的警惕。”

  法尔克教授则表示,他能够理解欧洲人面对经济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时的恐惧与担忧情绪,“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也要去学习中国、去搞计划经济一般的产业政策。没有任何一种产业政策能够适用于所有国家。就中国模式而言,其近年来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科技领先,但是在大多数领域仍然是以追赶为主。在追赶阶段,国家统一调控的产业政策是很有效的,可以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但是到了无路可循、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的时候,即便是中国也必须要转变模式。所以对于现在依然在许多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德国而言,促进竞争才是最好的产业政策。”

  欧洲议会的布迪克费尔也在采访中提到了产业政策问题。“并非说我们要有中国那样的计划经济式产业政策,而是说我们需要一个欧洲层面上的共同产业政策。我们需要在经济问题上更加积极有为的政府,为市场竞争打造更好的环境。”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8-2012 www.china-eu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