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侨乡传真

入户新政改革 广东中山“积分入户”退出历史舞台

2018年01月22日 14:48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大 ↓小

截至2017年上半年,近2万名流动人员通过积分制入户中山。

    截至2017年上半年,近2万名流动人员通过积分制入户中山。 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 摄

  原标题:实施8年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约2万中山户籍 2016年底推出的入户新政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程序  中山“积分入户”退出历史舞台

  1月19日,中山市流动人口政务网公布了《中山市流动人员申请积分制管理须知(2018年度)》(以下简称《须知》)。跟往年不一样的是,这次积分制受理不再包括入户——这也意味着,从2009年12月16日起在全国率先推行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8年之后,积分入户在这个城市退出了历史舞台。

  凭借学历、技能、社保年限等因素获得入户资格,中山积分入户被视为开全国先河的破解“户籍坚冰”探索,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取经实施。相关材料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近2万名流动人员通过积分制入户中山。

  随着户籍政策改革的深入,流动人口城市化的入户条件朝合理化、大众化方向发展。在中山稳定居住就业入户、人才入户政策铺开后,积分入户的必要性开始弱化,自此取消。

  ●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率先开展破解“户籍坚冰”探索

  “我一直有一个念头,在科研上,我认为积分是最公平的,因为用定量的方式最能体现公平性。”郑梓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他已经做了几十年的社会、人口学研究,一直想找个地方将积分制的理论付诸实践,但一直苦于没有响应者。

  直到中山市流动人口办主动找上门。“我们在有同感的基础上开始做这个项目。”除了与中山市的改革想法一拍即合,郑梓桢透露,中山实施积分制条件相对成熟,其中包括对流动人口管理的网络已经延伸到街道(镇)甚至村(居)社区,流动人员管理体系相对完善,由此促成了积分入户这场开全国先河的“户籍坚冰”破冰之举。

  2009年12月,中山市对外公布一项外来人口积分入户政策:凡是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经过相关部门的认证和鉴定之后,通过计算积分方式均有资格获得中山市户口。

  2010年1月12日,中山正式启动实施《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全面接受全市150万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入学申请。当年,中山市提供3000个入户指标和6000个子女免费义务教育指标。

  2010年8月30日,来自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农村的谢红芬从中山市公安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户口簿,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积分制将户口成功转入中山市的农民工。这项开全国先河的政策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看到进城的希望。经过几个月的筹备,36岁的谢红芬成功入户中山,成为积分入户的第一人。

  积分政策经历不断调整

  “知道自己在入户名额内,特别高兴,像中了六合彩一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谢红芬如是形容当时的心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梓桢是中山市积分制政策的“操刀者”之一。在他看来,积分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有限资源下如何实现公平分配。

  “在全国的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依然存在城乡分割和行政区分割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贸然的政策变动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有可能造成难以克服的矛盾,使户籍改革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在郑梓桢看来,中山推行的积分制规避了长期以来把户口作为社会福利分配的根据这一逻辑,是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市民化的一个方向。

  从中山积分制开始实施的此后8年期间,积分政策经历了不断的调整:积分项不断“扩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可获入户积分;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得分,扩展到由企业评定的相当岗位等级技术技能也可获得加分……

  程序也在不断简化:将积分入户申请审核权限下放各镇区公安分局,简化计生证明验证程序,夫妻单方或双方为广东省内户籍的,申请人不需回户籍地开具计生证明……

  积分入户的门槛也进一步扩宽、放低。“积分制是一个导向机制,引导外来人口积极、主动融入城市建设。”积分制实施两年后,有关部门作了一项统计,在入户中山的4625人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516人,占总人数的54.4%,拥有技术职称和职业技术资格的1659人,占总人数的35.9%。

  入户新政进一步放宽门槛

  2016年12月7日,由中山市公安局牵头起草的《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中府〔2016〕129号文件印发实施。

  根据《实施意见》,中山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主要聚焦三大重点:

  一是新增实施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入户、投资入户、荣誉人员入户政策;二是在积分入户、直系亲属投靠、人才引进、纳税入户、集体户随迁等方面优化现有入户政策条件,进一步丰富了入户渠道,使中山的户口准入迁移体系愈加完善,已完全能够满足有入户意愿的需求;三是明确户口准入迁移“落脚点”和简化所需证明资料。包括取消入户时前置审核计生证明的做法,采取先入户后共享数据措施加强计生服务管理。

  在户籍新政落地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兼顾了诸多特殊人群的落户诉求。根据市公安局早前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山市公安局贯彻落实中山市人民政府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户籍准入迁移操作指引的通知》,解决了外地企业在中山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没有本地社保无法入户的难题。根据新政,申请人受总公司安排在中山分公司工作,且社保属工作单位总公司统一在外县市购买的,只要提供总公司出具的申请人在中山分公司工作、社保统一由总公司购买的证明及中山分公司的有效在职证明,符合自提交申请资料当月起前溯在总公司连续参保36个月的,即可申请落户。

  在落户门槛进一步降低的同时,入户中山的申请材料和审核流程得到进一步精简。如将户籍新政将计生问题从前置审查改为事后监管,中山市人社局大幅减少申请材料,从原来的19份精简至11份。在审核流程简化、审核时限提速方面,除涉及干部调档的情形,也将从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

  新一轮入户新政的调整,从入户程序、入户条件进行了简化、降低,相比积分制操作更加简易。根据中山市公安机关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3月16日,也就是在入户新政实施3个月时间内,中山市公安机关共受理22341人的市外户口迁入申请,其中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入户14464人、直系亲属投靠3397人。

  ■记者观察

  “抢人大战”中山如何再创“留人”优势?

  在破解“二元壁垒”的探索中,中山的积分入户实践在解决有限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方面完成了历史使命。从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积分入户退出历史舞台也是一种进步。

  但步入深水区的改革,挑战越来越大;迈入新发展时期的城市化进程,紧迫性也越来越强。放眼其他珠三角城市,都先后对入户政策进行调整,改革力度不亚于中山。

  2014年3月,广州市政府网站公布广州市人口调控和入户政策“1+3”文件,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1+3”文件不仅放宽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年龄门槛,也为一线人员如环卫工开辟直接入户的新通道。

  2016年5月,佛山市公布《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细则》,其中一个重点是将原来入户附加条件统一为“居住满3年、就业满3年”,同时对入户地址进行放宽。

  2017年7月,《广州市发展改革委 广州市公安局关于完善公共集体户管理的通知》发布,明确七类人员可申请广州公共集体户。而设置公共集体户的最大利好,是没有房产也可以落户广州,解决了落户的最后一步问题。

  从趋势来看,上述城市对于户籍制度的调整,不仅是对高端人才、技能人才倾斜,而是对整个入户条件进行调整,总体趋势是进一步放宽门槛。

  伴随转型升级的推进及内地城市的发展,珠三角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开始减弱。据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十一五”末期中山常住人口312.0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36.35万人相比,10年内共增加75.73万人,增长32.04%。其中,外来常住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46.52%增长到56.66%,10年增加60.76万人。

  而到了2015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仅为320.96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2.09万人相比,5年间仅仅增加8.87万人,增长2.84%。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增加1.7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6%,处于在全省平均线(0.77%)之下。

  刚刚结束的中山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2018年中山“两会”都一再强调,要在更大格局上谋划更大发展,由此需要推动更大力度的改革、更为开放的引才政策。

  在珠三角各地市都在拉开“抢才大战”的当下,中山需要更大的决心和魄力,在各个方面同步推动入户新政,这是一场关乎医疗水平、教育资源、交通配套、宜居环境、发展潜力等在内的系统工程,而非降低入户门槛那么简单。

  期待“敢为天下先”的中山,在为积分入户画上句号之后,再开共建共享的“全国先河”。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8-2012 www.china-eu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