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侨乡传真

南洋侨批:“无发炊甜粿” 一展侨胞出洋酸甜苦辣

2017年11月20日 10:11   稿件来源:福建侨报  【字体:↑大 ↓小

  原标题:“无发炊甜粿”

  现在的成年人或已淡忘,而年轻人根本就不写信,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那充满亲缘亲情的南洋来信,以及随信同来的“咸水”,数目不一,却能舒困。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华侨旅行社工作人员送上门的从海外寄来的猪油、面粉、饼干、白糖、炼乳……以及成叠的新旧衣服、拖鞋,救济困顿中的家乡亲人。

  漳州乡贤蓝鼎元曾在《论南洋事书》中说道: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十居五六……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

  闽南、潮汕自南宋以来人口剧增,给民众的生存带来莫大压力。面对大海,先辈们敢于乘风蹈浪,从莫测的海洋谋取生路。明朝郑和下西洋,他的副使(第二次下西洋起与郑和同为正使)就是当时籍贯隶属漳州府的漳平人王景弘。郑和、王景弘所挑选使用的水手、工匠、兵士、医师,大量使用福建人。据说,福建人占随行人员80%。这些人随同船队,每到一处必须有人当翻译以沟通双方。这些翻译或曰通事者,当为早期到彼谋生的华侨。郑和下西洋,促进华人到南洋有规模的迁徙、创业、谋生。

  近现代福建、广东各地乡亲大量涌向南洋,有的是“卖猪崽”的,有人是去淘金的,更多是投亲靠友以求一博的,或政治避难,或乡中结仇以避报复者,不一而足。

  当时的交通工具只有依赖季风的木帆船,华侨们挤在潮闷的船舱,把生命交给神秘莫测的海洋。即便是现代文明象征的轮船,厦门海关税务司休士1875年报告里说:“挂这些国家国旗的船只从厦门前往海峡一殖民地以外的其他地方。船只乘客是如此拥挤,以致没有人性和体面可言。这些船只的甲板上是黑压压的人群,一堆一堆挤在一起,象嗡嗡喧嚷的蜜蜂群。船上没有能容纳1/8乘客的救生船只。我可以肯定地说,一旦在离开本口岸6哩之外发生意外事件,死亡人数该是骇人听闻的……甚至简直象对待奴隶一样”。无论多么险恶也阻挡不了在故乡没办法生存的民众,不是还有邻村南洋伯在那边发了财回家,建起引人羡慕的“番仔楼”,虽白发皤然,儿孙生活无忧矣。

  卢奕醒、郑炳炎先生编撰的《漳州民间故事丛书》之《乡音赛万金》就记载了“无发炊甜粿”的故事:每次飘洋过海,如果是顺风顺水,最近点的码头起码也要好几天才能到达。如果碰上大风大浪,那就十天半月也到不了。倘若不备些干粮,如何挨过这些日子。由于甜粿不易变质,所以船客们总要设法蒸制一些甜粿,权充干粮。在漫长的海路,吃甜粿充饥实在是出于无奈。

  闽南人逢年过节经常做发粿。粳米磨成米浆压成湿粉,后发酵加红糖蒸,以预卜来年“发家致富”“兴旺发达”。

  “无发炊甜粿”, 这无奈与自嘲不仅流传在闽南,同样也流传在潮汕,先民出洋登上红头船、青头船,挤进污浊闷热的船舱时,也同样准备了甜粿,就半碗脏水裹腹。

  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捱过船上颠簸的日子,站上异乡的土地。当务之急,就是托人捎回报平安的家信,顺借两三元给家乡的父老妻子,让他们买一些福品,祭奠祖先,答谢众神明,告慰诸亲眷。

  这是刚到南洋寄来的侨批:

  “祖母大人尊前:

  慈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儿自二月初十日下午开轮,到十四日至安南,隔于二天开行直往新加坡,十九日到;之往於龟事三天,至廿一日登岸到父亲店中。幸而一路平安、并代向各位比日同行之人平安。余容后禀。乘便付去国币二百万元正。

  近问金安!

  二月廿二日儿质彬上

  内抹二十万元与祖母大人,内抹十万元送与瑞勉之用。”

  从厦门、汕头往新加坡,现代轮船用了(连在安南逗留二天)10天,到“於龟事”3天,到岸登陆后马上向家里托寄侨批,很可能这200万元是向父亲店中先预支。

  如果方便,托返航的船员寄信是挺顺当的,他们可以把信件和款项送到家里,把南洋的风情风貌,把华侨的生活、谋生概况介绍给家乡的亲眷,顺便取到回信以证明信函款项或其他顺带的东西,已安全送达,俟下班船期把家乡的回信送到华侨手中。侨胞们也会赞助一些路费以酬谢船员,时称“送顺风”。这些经常或不怎么经常捎带送信款的人,生命的很大部份飘泊在水中海上,慢慢地,华侨侨眷称呼他们为“水客”。

  这种现象在芗剧、潮剧《三家福》里得到反映:除夕散馆回家私塾老师苏义先生,遇到满脸愁容,欲跳潭自尽的邻里施泮嫂。原来施泮出外谋生经年无音信,家里实在过不了年关;又传来消息“施泮回家途中‘翻船’”。 苏义先生救人心切,脱口说施泮已寄来十二两银子;施泮嫂问有银就有信,批信何在?批信忘在私塾,苏义先生信口搪塞。回到家里,先生娘正等着束修来购买年货。无奈之下,夫妻俩想出“妙计”:先偷挖点地瓜度过年关。又饥又寒的老先生捱到田头,对着土地庙一番陈诉,让看园的小孩吉仔明白真相。吉仔黑暗中帮先生“偷”挖一筐地瓜并帮着送先生到他家。回去把原委告诉母亲,两人拾掇了一些年货送给苏义先生,敦料到了先生门口,听到“举案齐眉”的苏义先生夫妇正互相“肥肉、猪脚”敬个不亦说乎。叩门入室后,发现苏义夫妇吃的是从吉仔园里挖来的番薯。施泮嫂正月初一急着到苏义先生家,一则拜年,一则取来批舍;正好施泮赶回家,和父亲谈起并未寄批、银,便与父亲到苏义先生处,吉仔从中讲出苏义先生舍财救人、家中枵腹的情形,父女登门道谢。

  这台地方戏剧,反映了侨胞出洋谋生的酸甜苦辣,展现邻里乡亲互帮互助的人性之美。(苏通海)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8-2012 www.china-eu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