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侨乡传真

百年圆梦 广东江门侨建新宁铁路期待重生

2016年07月05日 18:26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大 ↓小

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正面。

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正面。

新宁铁路的机车。

新宁铁路的机车。

  “到了潭江,火车停下来。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开始慢慢地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这是巴金于1933年创作的散文《机器的诗》里的一段,描绘了广东江门新宁铁路首创轮船载火车渡江的奇观。

  近日,新宁铁路肇建110周年专题展在广东江门新宁铁路北街站旧址开展。据悉,新宁铁路是第一条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筹经费建筑的民营铁路,也是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它承载着当时中国人的强国梦,其遗存见证着当年华侨华人为中国铁路事业所作的贡献。

  位于蓬江区甘化厂职工生活区内的北街火车站是新宁铁路目前仅存的少量遗存之一。过去几十年里,已经没有火车在这里经过。2016年,江门重点打造“展览年”,力推华侨文化迈进首都、迈向世界。其中,华侨与铁路这一主题受到中国铁道总公司关注。沉寂百年的新宁铁路,到了该“发声”的时候。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戴惠甜 通讯员 蔡晓敏

  50件珍贵文物亮相专题展

  20世纪初,祖籍台山的旅美侨领陈宜禧曾参加美国铁路建设,成为铁路工程师。看到铁路的修建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他深切认识到,要繁荣家乡经济,必须改善交通条件。1904年,陈宜禧回乡倡建新宁铁路。尽管筹办之初困难重重,但新宁铁路最终立案成功并开始建造。

  新宁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仅次于潮汕铁路的第二条商办铁路,其投资大、历程长,建造技术先进,工程质量优质,而“转车盘”和轮渡火车更是中国铁路史上的创举,在中国交通史特别是铁路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新宁铁路不借洋款,不招洋股,且不用洋工,自行修筑,从筹备、设计、修建、经营到管理,皆由中国人独力完成,它开了风气之先,成为民国时期江门五邑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卅载辉煌 百年圆梦——新宁铁路肇建110周年专题展》从新宁铁路的修建背景、修筑与扩展、管理与经营、拆毁、影响等5个方面介绍了它的历史。50件珍贵文物与过百张历史资料照片在展览中公开向社会展示。其中,修订新宁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草案、台山各界暨股东维持宁阳铁路的函、新宁铁路客票价目表(新宁铁路行车时刻表)、宁邑铁路章程、新宁铁路广告场合同等文物更是首次公开亮相。

  本次专题展也是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继举行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图片展后,与相关部门合作主办的第二个展览。“新宁铁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百多年前的生动阐释。”江门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梅新潮表示,开展新宁铁路专题展不仅是纪念以陈宜禧为代表的华侨的爱国爱乡、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展现了江门地区深厚的铁路传统和铁路文化,是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成立后一次新的尝试与实践。

  “五邑华侨修建新宁铁路的一段历史,充分体现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华侨精神。”江门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利元说。陈宜禧修建新宁铁路的故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华侨精神对现今江门推进侨乡经济发展,引进侨资侨智,进一步做好小微双创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刘利元透露,江门还将以新宁铁路肇建110周年的历史为基础,深化对华侨文化与铁路文化的研究,推出以华侨与铁路为主题的展览,计划在中国铁道博物馆进行首展,在各个铁路系统进行巡展,让江门的铁路文化走向全国。

  为墟街文化建设提供丰富内涵

  新宁铁路的建成给近代五邑侨乡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以台城为交通枢纽,以新宁铁路为干线的水陆交通网络,实现了五邑侨乡在近代的交通变革,带来了墟市商业的兴旺,促进了侨乡的经济发展。梅新潮指出,开展新宁铁路专题展不仅是纪念以陈宜禧为代表的华侨的爱国爱乡、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为江门33墟街的文化、建设提供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19世纪40到5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并进行铁路建设和农业开发,五邑地区的华侨成为最早到达这些热点地区加入世界性掏金潮,为加州黄金的开采和铁路的修建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研究馆馆员郑佩瑗在其文章《台山“侨墟文化”刍议》中提出,五邑毗邻澳门,接受澳门的强辐射,其“侨墟文化”更具先进性。台山的“侨墟”选址,首先考虑的是交通要素,不但有水运之便,往往是处于多种交通的交叉点。如台城镇(旧称“新宁城”)得水陆交通与新宁铁路之便;圆山墟的公路四通八达;冈宁墟、汀江墟、公益埠等均是大江的埠头;公益、大江、东坑、东门、五十、四九、大塘、斗山、水南、三合、黎洞、长江、白沙等墟均是新宁铁路的站点。

  “墟镇”(也叫“集市”)是传统工商业及服务业的集群地,是农村居民娱乐、社交的主要场所,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墟街文化的发展与铁路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近现代得西洋风气之先的台山,对交通与经济的密切关系领悟较早,开拓新型交通方式的要求迫切。1909年,新宁铁路通车,是当时华侨在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事业。

  新宁铁路为江门墟街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当时,新宁铁路串联起沿线的水陆交通要点,为墟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是墟市依仗的贸易生命线。业内人士指出,新宁铁路的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现代城镇规划。西方近现代的文化理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侨墟的规划设计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最大的特色是对西方“集市广场”的学习和引进。这种布局形制,在台山侨墟广泛应用。如台城镇的圆山墟、大江镇的陈边墟、四九镇的五十墟以及端芬镇的上泽墟、成务墟、庙边墟、西廓墟等。

  文化遗产活化应与生活联系

  作为新宁铁路遗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遗址,北街火车站既见证着新宁铁路的辉煌历史和百年前华侨的“中国梦”,又承担着传承华侨爱国、拼搏精神的文化使命。目前,它急需保育与活化。

  “现在,北街火车站遗址里并没有设立常规的展览,游客来到这里看不到故事,逗留的时间短,对新宁铁路的历史认识和文化认同度不高,这让我们感到可惜。”刘利元说。相关部门和单位仍将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巡查的形式保护遗址。借新宁铁路肇建110周年专题展的契机,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正计划在北街火车站遗址内推出常态化的相关文物展览,整合新宁铁路与陈宜禧的相关故事,提炼出适合长期展览的内容,让游客更深刻地了解新宁铁路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新宁铁路的文化遗存代表着侨乡铁路文化。其相关遗存遗址的活化应与社会生活产生联系。五邑大学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石坚平认为,想要原汁原味再现新宁铁路当时的使用情景是非常困难的,且不符合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可以通过模拟情景和产业服务的形式来活化北街火车站遗址,再现铁路文化和华侨文化。

  “我们能不能通过保护重要的节点,利用模拟的情景来重现这段历史呢?”石坚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通过模拟的情景,人们能够参与其中,也能更深入地感受新宁铁路给当时侨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此外,石坚平还有另外一个构想,那便是通过现代产业和服务的形式来活化北街火车站遗址。“我们能不能结合现代产业的发展,让铁路文化和华侨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呢?如建立华侨咖啡馆或铁路文化主题酒吧等,以创新的方式对文化遗存和遗址加以利用,使它的部分功能得到恢复,与人们的生活产生联系。”

  在文物“活化”保护方面,香港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规划难以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运营模式、制度保障、资金保证及公众参与不够完善。为保存香港珍贵的历史建筑,2008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把政府持有的历史建筑及法定古迹活化再用,当局向非牟利机构提供非经常拨款、象征式租金、非经常补助金等财政援助,以便承办机构经营社会企业,以营运历史建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前法院变成艺术课堂,旧警署变身文物酒店,医院旧址化身文化园林……

  一种新的文物保护理念在香港不断被实践、理论化、传播和印证,这个理念就是文物的“活化”保护。所谓“活化”,即为历史建筑寻得新生命,做一个新用途,让公众得以走进并欣赏这个历史建筑。

  史海钩沉

  中国最长侨办民营铁路江门造

  旅美侨领陈宜禧(1844—1929)是台山镇六村美唐村人,少年赴美,曾参加美国铁路建设,成为铁路工程师。1904年,目睹铁路为美国带来的繁荣与发展,怀揣修建铁路繁荣祖国的抱负,陈宜禧回到家乡,倡建新宁铁路,并提出“不招洋股,不借洋贷,工程由本县人自办”的原则开展募股活动。初期颇受封建官僚势力阻挠,但在开明绅士的帮助下终立案成功,开始募股筹集资金。

  修筑

  新宁铁路于1906年破土动工,前后分三期工程,1920年全线建成,总投资800多万元。铁路以台山台城为中心,北接公益并直达江门北街,南至斗山,西抵白沙,全程133公里,设有车站46个、桥梁215座、涵洞236个,并先后建成公益码头、北街码头、公益机器厂、牛湾船坞等一大批工程。在牛湾,新宁铁路采用轮渡载运列车过江的形式,可以说是“粤海铁路”的雏形。1939年,公益铁桥恢复建筑,铁桥建成后,火车将不必再绕牛湾轮渡过江。

  1909年,新宁铁路开始客货运营。上世纪20年代,铁路每年收入保持在120万元左右。但由于新宁铁路利用率低、管理费用高,加上地方军阀的巧取豪夺,铁路财政已不断恶化。1929年铁路改组后,公司年盈利20万—40万元,1933年起,铁路再次出现亏损,并持续恶化,陷于破产边缘。

  损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0月,日军开始空袭台山,新宁铁路受到严重破坏,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新宁铁路奉政府命令拆除,以防日军快速推进。新宁铁路的车辆、铁轨被拆散掩藏,路基被掘毁,枕木归拆路民工。1939年2月14日,新宁铁路正式遣散铁路职工。至抗战结束,新宁铁路仅残存几个车站和部分路基。现在仅存北街火车站等少量遗址。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8-2012 www.china-eu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