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送孩子回中国读书好还是坏

2015年10月01日 02:59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 ↓小

/

戴霆霆(左)与西班牙同学参加节日活动

戴霆霆(左)与西班牙同学参加节日活动

  10年前,带孩子返回上海读书之前,欧阳乐耕一家在东京迪斯尼乐园留影。

      10年前,带孩子返回上海读书之前,欧阳乐耕一家在东京迪斯尼乐园留影。

编者按:本报8月6日在头版刊登《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走起》一文,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引发热烈讨论。究竟该不该送孩子回中国读书?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回到中国学习中文重要,还是陪在父母身边重要?大家各抒己见。

从大家的反映来看,在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上,意见一致。而在学习中文的方式上,分歧较大。有人认为,成长期的孩子在中国学到的不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中华母文化的核心价值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也有人认为,如果单纯为了学习中文,就把孩子送回中国,而父母依然在海外工作生活,那将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会大大降低孩子的幸福感,而且,也对孩子将来的事业发展不利。

不过,看得出来,不管身处何方,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依然牢记中国“根”,依然时时刻刻考虑着中华母文化在下一代的传承。本报将陆续刊登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内心感言。

送子归,孝文化生了根

欧阳乐耕(日本)

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走起》的文章,按捺不住,很想参与讨论。

我先介绍一下我所处的工作环境。我在日本一家上市公司工作。日本的上市企业,是非常注意员工培训的。我们公司每周有两次课,一次英文,另一次,就是中文。中日之间一年贸易量达3500亿美元以上,因而需要大量的会中文的年轻人。因此,在日本,许多年轻人学习中文,中国留学生自然也容易在这里找到工作。

我看到,我周围中国朋友们的孩子几乎都在学习中文。对于中国家长而言,让孩子学习中文,不仅仅是传承中华文明,而且是掌握了一个强势的生存武器。因为,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古老文明的载体,更是与海外华人今天与明天的命运相连的源动力。我经常与海外华人朋友交心,庆幸我们是中国人,因为,中国繁荣富有了,带给我们在海外各种发展机会。当然,也成就了各国年轻人的“中国梦”。

我讲几个真实的小故事:

故事一,徳重美恵,高中毕业后,只身去中国留学,在湖南师范大学整整学习了4年。她拿到本科文凭后,被上海一家大型日企录用,3年后,考入东京一家上市游戏公司。她说,作为一个日本女孩,这条留学之路真的走对了。

故事二,欧阳鸣夏,我的孩子,在东京出生,7岁时,与5岁的妹妹一同被送往上海读书一年半。现在,他在洛杉矶,与妹妹一同读私立高中名校LaSalle HS。他刚满17岁,阳光、孝顺、守纪律。我个人觉得,阳光,是美国文化给他的,孝顺则是中国文化给他的,守纪律是日本文化给他的。虽然在中国受教育的时间不长,但孩子是很小的时候回了中国,所以中国文化最核心价值之一——孝文化在他心田播下了一颗种子,如今,这种子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现在,他不仅替我照顾妈妈和妹妹,更是我心灵上的朋友。

对了,我在写这个稿子时他表示要替我写一段。大家看看,一个只受过一年多中文教育的孩子,是如何代表爸爸表述“我的心情”的——

“今天是周末。我早晨起来,打开窗户,看着美丽的东京湾。一丝的凉风吹进来,我感到了一些凉意。是思念还是挂念分不太清。这使我想起上周的今天,一家4口在一起的欢言笑语。而现在,只有通过视频才可以看到西海岸的亲人。这使我不仅又在思考,孩子们是否该远离父亲,由母亲一个人带他们去那么远的国家学习呢?记得儿子7岁,女儿5岁时,他们也是由他们的妈妈带去上海学习中文……”这是儿子在中国国内学习的成果,也是一位父亲发自内心的骄傲。朋友们,千万别迟疑,把孩子送回中国一段时间,肯定没错的。这样,这个家庭才会有一个心灵上的精神家园,她的名字叫中国。

孩子小时回国,单“漂”不好

朱云平(匈牙利)

读了人民日报海外版《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走起》一文,我有些自己的想法,想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子女该不该学习中文?我认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中国人嘛,黑眼睛黄皮肤,不管是否生在中国,如果不懂中文,是很尴尬的一件事。

至于是不是应该把在海外出生的孩子送回中国读书,我觉得这要看父母的想法,更重要的,要看父母的经济条件以及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在海外,有些华侨华人是打工者,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比较差,夫妻两个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也没有能力创造好的环境让孩子在学好当地语言的同时学好中文。他们通常会选择把孩子送回中国,等孩子长大后再接回国外。

还有许多华侨华人做生意做得还不错,有经济能力也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些人中可能有一部分认为,只有把孩子送回中国才能学好中文;也有很多人相信,学好当地语言和学好中文同样重要。我自己就属于这后一种人。

说实话,我个人认为,不应该把在海外出生的孩子送回中国。我就选择了把孩子留在身边,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学习当地语言的同时学好中文。我这么做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把孩子送回中国,中文是学好了,但是由于缺乏学习外语的客观条件,国外的当地语言就放弃了。等孩子长大后再带到国外,孩子再努力也没办法把当地语言学到母语水平了,这对孩子的就业和发展会造成很大限制。

从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家庭温馨来讲,我也觉得不应该把孩子送回中国。我认为,孩子在五六岁到十五六岁这个阶段是不适合离开父母的。送回中国,可能会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叔叔阿姨来照顾。但是,他们再贴心再关怀,也不能替代父母。父母在国外工作生活,把孩子送回中国读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我身边就有很多人生完孩子后把孩子送回中国,这些孩子常常和爷爷奶奶关系特别好,和爸爸妈妈反而没什么话可聊。而且,虽然他们中文学得不错,英语也会一点点,但是匈语就完全不会。十四五岁时再把他们接回匈牙利,孩子的匈语最多学个半吊子。这样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

从宏观的方面来考虑,说的大一点,从国家的长期战略利益来说,我觉得,我们不缺中文说得好的人,缺的是对外国、尤其是小语种国家有充分了解的中国人。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那些在国外出生的孩子留在当地学习当地语言、了解当地文化,同时创造条件让他们学好中文,这样才可能对中国的对外交往起到更好的作用。

我自己有三个孩子,在几个孩子的学习安排上,我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家老二考取了匈牙利的大学,老三考取了英国的大学。我初步的想法是等她们大学毕业后,安排她们到中国相对好的大学留学一两年,让她们的中文水平在匈牙利中文学校学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比较实际的。

在东南亚,这早已是传统

胡逸山(马来西亚)

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6日刊出《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走起》,叙述了当下巴拿马华侨华人从小把子女送到中国念书之“壮举”。其实,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此“望乡”举措者,也不只是中南美洲的华侨华人。如东南亚就是海外举足轻重的华人侨居地,华人子女到中国念书早已是个传统。身为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的笔者,就有好几位伯父姑母,虽也在本地出生长大,却毕业自中国的高等院校。

当代东南亚与中南美华人送孩子到中国念书,既有其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做法。相似的在于其出发点。如笔者的一位朋友、马来西亚某黄姓资深侨领,其公子就刚自广州暨南大学本科毕业。笔者问起黄氏,为何没有像一些其他本地华人大亨般,将其子女送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念书,让子女从小就“全盘西化”呢?黄氏回答说,他自己从小在英式教育的环境中长大,觉得欧美文化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反而觉得自己祖籍国(中国)的文化与学问博大精深,应该让下一代更深刻了解与体会中华文化的精粹,所以毅然把儿子送到中国深造。笔者发觉,有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华人,也意识到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把这火炬让子女扛下去。

另外一个送子女到中国念书的出发点则是较为贴近时势的。近年来中国的全方位崛起,已是举世瞩目的不争事实,好些海外华人也一改过去独尊西方的思维,转而希望子女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国情,以便以后无论是做生意、找工作,甚或组织家庭等,皆能先占上风。前述黄氏就坦率地、但也充满前瞻性地对笔者说,这个世纪是属于亚洲人的,更是中国人的,他的家族一贯从商,当然希望子女能对中国这头亚洲“领头羊”能更为熟悉,以后在中国发展就更为顺利。

然而东南亚华人送孩子到中国念书的具体做法,毕竟与中南美还是不尽相同的。个别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其实早已发展出一套完整的从幼儿园直到大学的中文教育系统,如笔者就自小受中文教育直到高中毕业。当地华人一般是在本科层次才把子女送到中国念书,绝少在中小学时就把孩子送到国内,因认为孩子的中文根基在当地也能一样扎得稳。而且大多的做法还是中西并重,例如把孩子送到中国念本科,过后再到英美澳念研究所或至少游学一番,反之亦然。如前述黄氏就相告说,其公子过后会再到欧美游学以互补中外差异。笔者另一位刘姓友人,其从小受英文教育的公子在英国著名大学毕业后,现亦在北京选修中文。

其实,起码在东南亚,把孩子送到中国念书的,不止当地华侨华人。笔者就有一位马来西亚土著朋友,其爱女现在西安大学念医学。而马来西亚首相纳吉布的公子,也曾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深化其中文掌握能力。

总而言之,外来学生到中国各层次的学府求学,业已成为一股会持续下去的风气。展望未来,希望此风也可在中国更进一步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送回国,明智的选择!

戴华东(西班牙)

戴霆霆出生于1999年2月,生在西班牙,长在西班牙。我们做父母的下了很大决心,才在2009年夏天把孩子带回中国接受中文教育。

读到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6日的头版文章《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走起》,勾起了我的回忆。

那一年,她10岁。在西班牙小学读完四年级后,她回到了老家浙江温州的乡下——永嘉上塘。由于中文基础不好,在上塘,她仍然就读四年级。一开始,她觉得有点困难,毕竟她在国外长大,中文基本上靠自学。不过,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她不久就跟上了同学的脚步。在上塘接受了一年的基础教育让她受益匪浅。一年的时间里,霆霆中文进步很大,不仅能聊天,还能用中文写日记。她告诉我们,希望能在中国多住些日子、多学点东西……不过,由于她所在的西班牙学校学籍只能保留一年,2010年夏天,她不得不离开相处了一年的同学与老师,回到西班牙学校继续学习。

一回到西班牙的学校,问题就出现了。原先与她一起上四年级的同学,如今都该上六年级了。也就是说,当同学们在西班牙上五年级的时候,霆霆在中国上四年级。如果霆霆回到西班牙学校去上五年级的话,至少在心理上对她来说是一种打击。

我们希望霆霆能与以前的同学同班上课。但是,学校的意见是,不提倡让孩子学那么多东西,担心孩子太累,所以不同意让她跳级。在我的坚持下,校方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学校同意让霆霆升级,但要求我们自己出钱聘请一个家教给孩子补课,并且说明,如果半年之后仍然跟不上其他同学,就要让孩子转到五年级。

幸运的是,霆霆读书还是比较用功的。半年之后,霆霆的成绩比老师想象的好得多,有几门课程还受到老师的称赞。虽然霆霆在中国学习了一年,但回到西班牙后还能和原来的同学一起上学。从学习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是感到很欣慰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尽管中国和西班牙两国的老师对学生都有责任心,不过,霆霆觉得中国的老师比西班牙的老师更可爱,更有人情味。

到现在,一旦有人说起送孩子回国读小学的事,我仍然觉得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包括孩子本人也这样认为。孩子说,要是她不回中国,真的不知道,她对中国和中文会有怎样的概念。回过中国,才喜欢上中文,也喜欢上中国的老师和同学。

在中国读书期间,我们能看出来,每次做完功课,霆霆都很有成就感。当然,她的成就感还源自其他方面。她在中国期间曾代表学校参加乐器比赛,获得全县二等奖。她还在学校担任过小主持人。回到西班牙后,霆霆还多次接受电影公司的邀请,几次参与电影拍摄。

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教育。我认为,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区分和识别,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学校只能教给你学习的方法,最终,还要靠孩子自己去领会。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8-2012 www.china-eu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