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决定维持罗马尼亚的本、外币国家信用等级BB+与BB,评级展望为负面。罗马尼亚政党纷争趋于缓和,财政赤字继续缩减,但是经济和金融体系脆弱性显著,外部风险较大,中央政府偿债能力未见提升。
维持罗马尼亚国家信用等级的主要原因阐述如下:
一、政策调控空间略有改善,有助于经济缓慢回升。2012年底议会选举后,中左翼政治力量全面掌握国家权力,有利于近两年内政府治理水平的改善,但中期内左右翼权力斗争激烈的政治风险并未下降。政府赤字压缩和欧洲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使罗马尼亚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略有改善,对非欧盟地区出口增幅较快,房地产价格趋于稳定等因素也有利于经济持续复苏,但鉴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和仍然严重的信贷市场货币错配,以及对处于衰退状态的欧盟经济高度依赖,预计2013、2014年经济增速只能略有回升,分别为1.4%和1.8%,中期经济增长率有望缓步提高至约3%,但会存在明显波动。
二、银行业稳健性仍面临严峻挑战,未来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受经济环境恶化、本币贬值及银行注销不良资产能力有限等因素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截至2013年3月已达到19.1%,并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极高的外资银行占比和对外部融资的依赖使银行体系持续面临母行在希腊等国的外资银行的撤资威胁,流动性承压,盈利能力十分薄弱。虽然80%以上的银行为外资所有使本国政府财政压力有限,但是庞大的不良资产长期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将成为抑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紧缩财政政策保障了减赤目标的实现,债务负担率有下降趋势。得益于上届政府对财政支出的大幅消减,财政赤字率由上年的4.3%降至2012年的2.5%。鉴于赤字下降程度符合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现任政府得以在财政紧缩力度上有所放缓,中期内将主要依靠结构调整和财政收入增长来实现未来减赤目标,预计2013、2014年赤字率将分别为2.1%和1.7%。各级政府债务负担率在2013年达到38.6%的峰值后开始缓慢下降。
四、经常项目持续逆差,总外债处于较高水平,外部脆弱性依然显著。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大幅贬值和对欧盟以外国家出口增长较快,经常项目逆差有所缩小,但仍处于3%以上的水平。截至2013年4月总外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76.6%的高位,由于货币贬值的压力没有消除,外部脆弱性依然显著。
大公表示,外资银行撤资和流动性恶化的风险持续威胁着罗马尼亚脆弱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前景对欧洲金融市场的影响有可能波及该国,使正在复苏的经济进程受到负面影响。综合判断,大公维持对罗马尼亚未来1~2年本、外币国家信用评级的负面展望不变。